孕酮、黄体、黄体素别再搞混,跟黄体酮的区别大着呢!

2024-06-13 10:55:37 编辑图标来源: 编辑 文章浏览量35 浏览

很多孕妈在怀孕后就会研究一些与孕期相关的书籍,但是其上面出现了很多差不多的词,比如黄体酮,黄体,孕酮,黄体素等,让许多孕妈都糊涂了,到底这四个名词指的是不是一个,又有什么区别等。同小编一样不清楚的姐妹,一定要花两分钟看看,避免混淆。

   黄体酮是孕酮的一种

黄体酮和孕酮区别

黄体酮是属于孕酮的一种,都属于孕激素,黄体酮作用是通过在雌激素的作用基础上发挥的。孕激素可以使得增值期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为受精卵着床以及胚胎发育做好准备,孕激素还可以降低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以及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从而抑制子宫收缩,有利于胚胎和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可以起到保胎的作用。

   孕酮有保胎的功效

另外,孕激素还可以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变的粘稠,形成粘液栓,堵塞宫颈口,阻止精子和微生物的进入,避免发生感染。并且孕激素还可以加快阴道上皮细胞的脱落,促进乳腺的腺泡的发育,同时可以促进水钠储留。

孕酮对于体温调节中枢具有兴奋作用,可以使得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3到0.5摄氏度,临床上可以以此作为判断是否排卵、排卵的日期、以及黄体功能的标志之一。

黄体素和黄体酮差异

黄体素是一种女性荷尔蒙,参与人类与其他动物的雌性月经周期,支援怀孕与胚胎形成。黄体素是一种助孕素,也是目前所知最重要的助孕素。未怀孕的女性,其黄体素只在每次月经周期的后半段才由卵巢黄体大量分泌。脑,肝与肾上腺也会分泌。

   黄体素是荷尔蒙且对胚胎有作用

而黄体酮又称孕酮激素、黄体激素,是卵巢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主要孕激素。在排卵前,每天产生的孕酮激素量为2~3mg,主要来自卵巢排卵后,上升为每天20~30mg,绝大部分由卵巢内的黄体分泌。如果女性卵巢早衰,可能会出现黄体酮不足的特征。

Tips:

黄体酮和黄体生成素两者是截然不同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很多人对于黄体酮和黄体素总是分不清楚,有些朋友甚至认为黄体素和黄体酮是一样的,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黄体酮和黄体素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黄体与黄体酮的不同

黄体主要是一种类似血管的腺体样结构,在排卵后迅速转变为卵泡。如果不受精,则称为子宫黄体,如受精,它是妊娠黄体。黄体酮由黄体分泌。黄体酮是一种天然黄体酮,对体内雌激素刺激的子宫内膜具有显着的形态学作用,对维持妊娠至关重要。

   不受精的黄体叫做子宫黄体

黄体功能障碍是由于排卵前雌激素分泌不足,导致黄体发育不良和过早萎缩。当黄体不足时,分泌功能不好,黄体酮的分泌不足,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和流产。

特别声明:

1、本文由天韵赐禧整理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抄袭及引用,本文永久地址:https://www.qm120.com/pgd/news/3022.html

2、本站所有内容均不能代替医生的当面诊断,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相关推荐图标

相关推荐

RELATE

现在很多医生都不建议孕妇去查染色体了,这是因为很多家庭双方都没有遗传性的疾病,也没有不良孕史,而且很多男性精子也很健康,全都处于正常状态下来说,就没有必要再去检查染色体的问题了,毕竟检查染色体的目的也只是为了排除胎儿畸形、流产等作用,反之如果都正常那就可以不用检查了。为什么医生不建议查染色体医生一般建议查染色体是因为夫妻双方可能存在某些遗传疾病,或是不良卵子、精子造成胎儿畸形、流产等问题,那如果医

最近网上总有很多关于黄体酮怎么吃,建议怎么吃的一些文章,比如黄体酮必须空腹吃,还要吃十天等等。但因为每个人病情不同,不赞同每个人都按照网上的标准去服用黄体酮。不过可以了解下网友为什么会建议要空腹吃黄体酮,还要吃十天,以及黄体酮有哪些注意事项等。   建议空腹吃黄体酮的理由  黄体酮空腹吃是为了避免因为恶心而出现呕吐,所以建议早上空腹服用,吸收会比较好,不过饭

怀孕8周打速碧林主要是用于保胎,如果使用速碧林后出现了过敏的情况,显然是不能接着打的,此时应该换一种药物来进行注射。速碧林属于是抗凝的药物,虽然可用于保胎,但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孕妇,因此有些孕妇在使用此针剂后就会出现过敏的情况发生,而出现过敏后,首先就需要停药再就医。在使用速碧林之前,医生会针对患者的情况来进行用药,速碧林不仅可用于孕妇,也可能用于做试管。但无论是什么情况下使用,都可能会引起过敏,而

12细胞胚胎是什么等级,主要得看第三天胚胎的评级怎么样,以及卵裂求的数目,如果是12细胞的话就要看是几级的胚胎,这也就决定着胚胎的碎片率怎么样,所以想知道12细胞胚胎能不能用,是什么等级,那么在这里就可以在文中详细的参考了解到。    到底什么是12细胞胚胎鲜胚只发育到3天的胚胎,医生通常会根据生长速度、卵裂形态、胚细胞碎片及胚的染色体是否正常等仅评级,一般常用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