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激素六项和AMH检测到底有什么区别?看完这篇你就知道怎么选了
问题描述:



郭医生

流产、前置胎盘、胎儿畸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外孕、子宫肌瘤
最近几年,随着生殖健康越来越受重视,朋友圈里隔三差五就能刷到姑娘们晒的检测报告单。性激素六项、AMH这些专业名词,现在连普通人都能说上两句。不过真要问起这两项检查到底有什么区别,很多人还是云里雾里。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俩「妇科检查常客」的门道。
一、基础概念大不同
性激素六项就像妇科检查里的「全家福套餐」,包含了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素(PRL)这六大指标。这组合能全面反映女性内分泌系统的整体状态,比如有没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是否早衰,还能揪出高泌乳素血症这些隐藏问题。
而AMH(抗缪勒管激素)更像是卵巢储备功能的「专属管家」。它由卵巢内的小卵泡分泌,数值高低直接反映了卵巢里还剩多少「库存」。有个临床数据挺有意思:30岁女性的AMH中位数是2.5ng/ml,到40岁就掉到1.0ng/ml以下,这和女性生育力随年龄下降的曲线完美契合。
二、检查方式差异大
做性激素六项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月经周期第2-4天必须空腹抽血,还得避开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有个朋友上次因为赶着做检查跑了一路,结果催乳素直接飙高,白挨了一针。而AMH检测就佛系多了,随时抽血都行,饭前饭后也不挑,这个便利性对职场女性特别友好。
检测原理上,性激素六项像是给身体做「动态直播」,不同时间段数值波动明显。比如排卵前LH会突然飙升形成峰值,这个变化对指导受孕特别重要。而AMH更像「静态快照」,数值相对稳定,不会随月经周期上蹿下跳。
三、临床应用分场景
在生殖中心,这两项检查经常打配合战。比如32岁的李女士备孕半年未果,医生先看AMH值1.8ng/ml,判断卵巢储备尚可,接着查性激素发现LH/FSH>3,再结合B超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方案马上就有了方向。
不过具体到个人选择还是有讲究。25岁姑娘月经不调,医生会首选性激素六项排查内分泌问题。而38岁想冻卵的白领,直接查AMH评估卵巢储备更高效。现在不少体检机构把AMH纳入女性套餐,但专家提醒单看AMH可能漏诊其他内分泌疾病。
四、数据解读要谨慎
前阵子有个案例挺典型:张女士AMH值0.9ng/ml,吓得以为自己要绝经了。其实她性激素各项指标正常,月经也规律,最后发现是检测误差。这说明光看单项指标容易误判,必须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临床指南建议,35岁以上备孕女性可以AMH打头阵,发现问题再补查性激素六项。而月经紊乱的妹子,还是老老实实先做全套性激素检查。现在三甲医院这两项检查加起来大概500-800元,走生育保险还能报销部分。
说到底,性激素六项和AMH就像妇科检查的「左右护法」,一个看全局,一个盯重点。下次再看到检查单,可别光盯着数字高低,记得找医生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毕竟再精准的检测指标,也得放在个人健康拼图里才有意义。
特别声明:
1、本文由天韵赐禧整理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抄袭及引用,本文永久地址:https://www.qm120.com/pgd/ask/26169.html
2、本站所有内容均不能代替医生的当面诊断,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相关推荐
RELATE-
为什么都说4bb囊胚更容易发育成双胎?
刚做完试管移植,我移植的是4bb囊胚一枚,后面首次验孕查血的时候提示hcg翻倍八千多,确认怀的是双胞胎,当时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明明只是移植了一枚胚胎怎么会变成双胞胎呢,后面我发现遇到这种情况的人也不止我一个,而且在网上还有人说我们移植的这个等级的囊胚就是很容易发育成胚胎,不过究竟为什么大家都这样说呢?
张医生
-
夫妻一方患有家族遗传病做三代试管可以避开吗?
因为患有遗传性疾病,结婚几年了都不敢要小孩,这几年也去看了很多医生,因为是遗传疾病,所以想要完全治疗有点不容易,而且就算治好了也难保不齐不会遗传给下一代,我看到现在很多生不了小孩的人都去做三代试管,不知道现在的三代试管技术是不是真的可以避开家族遗传疾病,想问问大家像我们这种夫妻一方患有遗传疾病的真的可以避开吗?
魏医生
-
32岁女性子宫内膜薄5mm做试管移植一枚囊胚能成功怀孕吗?
之前由于胎停做过一次人流,可能导致了子宫环境很差,所以这次去做试管婴儿,内膜厚度医生说不达标,有点薄,才5mm,离正常的厚度还有点距离,给我信心都打击没了,我今年年龄又比较大了都32岁了,真的很想要个孩子,所以想问问我这个情况移植一枚囊胚的话,到底能成功怀孕吗?
梁医生
-
北京做一个试管婴儿得花多少钱
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