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促排期间怎么通过抽血检查的指标看卵泡成熟不成熟呢?

问题描述: 多年的不晕不晕,我最近选择去医院做了试管了,已经进入了试管促排阶段,期间医生给我打了一些促排药物,今天医生让我去医院抽血检查,之前听朋友说通过抽血报告单上的一些检查指标能看卵泡是否成熟,我想问问主要怎么看的呢?

文章编辑2024-05-20 18:14:03 文章浏览量19 浏览
柏医生医生头像

柏医生

医生图标主治医师

佝偻病、病、肠套叠、铁缺乏、出生缺陷、遗尿症

精子和卵子结合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正常情况下,可能是精卵没有相遇所引起的,但若是做1代试管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很有可能是精子质量差、卵子未成熟、免疫异常等因素造成的。所以若是遇到这类情况,建议大家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然后再根据医生推荐的方法来进行试管精卵结合,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的几率。

精卵结合失败很正常

1代试管精子和卵子不结合的原因

1代技术自然是比不上2和3代的,相对来说,还很落后,而且也不适合大部分的人群使用,若是遇到精卵不结合的情况,那么也属正常现象,基本上不用怎么担心,不过若是出现这类问题,建议大家在更换移植之前,还是要多了解其原因,比如:

精子质量差可以吃药改善

1、精子质量差:这种情况会导致精子运动能力下,亦或者是不能穿透卵子表面的透明带,此时可以考虑药物来改善,如克罗米芬、他莫昔芬等;

2、卵子未成熟:若是发育不完全或者不能正常排出,那就无法形成受精卵,针对这种情况,通常需要促排治疗,例如注射hcg;

3、免疫异常:此情况影响精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阻碍受精过程,可使用免疫调节治疗,如注射免疫球蛋白、皮质类固醇等。

不管咋说,影响的因素还有很多,像实验室,医生的技术,患者的年龄等等,所以针对性的治疗是最好的,若是还是有反复失败的问题,那么可以选择放弃1代,选择2和3,这样有助于提高成功的机会,不过具体选哪种,还是听医生怎么说为好。

一代试管精卵不结合的补救方法

一代试管精卵不结合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我们不用太过担心,只需要找准补救的方法就可以完美的解决。常见的方法有激素补充、免疫调节、中医药调理等。这三种方法基本上都可以调整生殖状态,改善子宫环境,提高免疫反应,减少对胚胎的攻击,同时还可以有助于降低抗原,提高妊娠几率。

补充激素可以提高着床率

1、补充激素:通过人工合成,或者是提纯的激素就可以改善生殖系统,提高着床的几率,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黄体不足导致移植失败的人群使用;

2、免疫调节:抑制免疫反应,减少对胚胎的攻击,那么此时,就可以用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治疗;

3、中医药调理:通过中药汤剂或外敷贴等手段,如当归、熟地黄等中药材。对于精卵不结合伴有气血虚弱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在实施试管婴儿过程中,大家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若确认为免疫因素引起的精卵不结合,建议采取相应的免疫调节治疗方案,如应用人绒毛膜β联合人白介素-2α注射液进行封闭针治疗。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遵医嘱而行,这样健康又有效。

特别声明:

1、本文由天韵赐禧整理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抄袭及引用,本文永久地址:https://www.qm120.com/pgd/ask/15420.html

2、本站所有内容均不能代替医生的当面诊断,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RELATE
  • 第一次做试管促排就成功了容易怀孕吗?

    因为我的卵巢功能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备孕了很久一直都没有成功,因此商量过后就打算去做试管,医生给我开了一些促排药物,促排的过程很成功,我想着第一次促排就这么顺利了,想问问之后是不是也很容易怀孕呢?

    李医生医生头像

    李医生

  • 有高龄女性做第三代试管一次就成功怀孕的吗?

    我今年40岁,之前年轻的时候在备孕这件事情上我是吃到了苦头,经历了一次宫外孕,但是之后我的身体还是恢复的比较好了,后面也是顺利怀上了,但是怀了两次都胎停了。现在这个年纪也算是高龄了,我们还是想要一个孩子,然后打算去做三代试管婴儿,但我有点担心会多次试管,就想问问大家有做三代试管一次就成功怀孕的吗?如果有的话还是能给我一些信心的。

    朱医生医生头像

    朱医生

  • 取卵后哪些正确睡觉姿势能有效预防严重腹水?

    昨天我去医院进行了取卵,医生说近期最好是多喝水能够预防腹水的出现。我回家后平躺着休息了几个小时但我感觉不是很舒服,所以我想问有没有正确睡姿能够有效预防严重腹水的出现,有姐妹说说吗?

    曹医生医生头像

    曹医生

  • 在杭州第三代试管婴儿生男孩要多少钱?第三代试管婴儿生男孩费用

    我是一名不孕不育患者,想要做试管婴儿,请问在杭州第三代试管婴儿生男孩要多少钱?

    孙医生医生头像

    孙医生